還有較早前Ginko 在blog 內展示的圖書證:
這一幅植物圖明顯己經同之前一張大有分別,葉子的outline 多了許多 details. DG 的書己經在開始上身了嗎?
"想過但未說出來未寫出來的…" 看他的書時,也是這種感覺。只不過想到,"想過"原來未夠。許多想過的東西,如果冇人時時提醒,一不留神,就給身邊好多好多的雜音所蓋過…
係喎,唔講唔覺,葉的outline 確實多了許多細節。究其原因,那夜下班後精神實在累透,腦袋不能也不願再思考,反而更有利眼見甚麼手畫甚麼(也正是Betty Edwards提到,成年人畫畫,常受腦內既定概念干擾,反而畫得不似;我的見解:大腦太倦,Input-Processing-Output自動簡化為Input-Output,完全投入Copy-and-Paste模式)關於"想過",我最近覺得:當我們有一些新的想法時,若果自信多一點,夠膽相信那些想法並非阿媽係女人式的老生常談,夠膽有系統地整理一下(例如畫張Flow Chart俾佢,改個勁名俾佢),最緊要係夠膽同人講:「講樣嘢你知...」總有一次,真係會俾我o地想到o的勁料。
Post a Comment
3 comments:
這一幅植物圖明顯己經同之前一張大有分別,葉子的outline 多了許多 details.
DG 的書己經在開始上身了嗎?
"想過但未說出來未寫出來的…"
看他的書時,也是這種感覺。
只不過想到,"想過"原來未夠。
許多想過的東西,如果冇人時時提醒,一不留神,就給身邊好多好多的雜音所蓋過…
係喎,唔講唔覺,葉的outline 確實多了許多細節。究其原因,那夜下班後精神實在累透,腦袋不能也不願再思考,反而更有利眼見甚麼手畫甚麼(也正是Betty Edwards提到,成年人畫畫,常受腦內既定概念干擾,反而畫得不似;我的見解:大腦太倦,Input-Processing-Output自動簡化為Input-Output,完全投入Copy-and-Paste模式)
關於"想過",我最近覺得:
當我們有一些新的想法時,若果自信多一點,夠膽相信那些想法並非阿媽係女人式的老生常談,夠膽有系統地整理一下(例如畫張Flow Chart俾佢,改個勁名俾佢),最緊要係夠膽同人講:「講樣嘢你知...」總有一次,真係會俾我o地想到o的勁料。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