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正打起上來的時候,那會管這一招跟著那一招的,你開始有"發揮"啦。"短臂手法"有同老師講你這練功心得嗎?今天我試用你這個方法,打了一會之後,決定要做得更加極端一點…完全無臂。把雙手都放在替身後面來打。結果都很有趣:1) 要非常集中注意力,在冇手的情況下,一不留神就會唔知道自己在打那一招。2) 平衡,不能再靠手去平衡,唯有提醒自己要Raise the back and empty the chest...唔,這是相當不錯的練習。Thanks
從來都覺得 Ginko 比我「激進」。竟創出了無臂法!其實,發現短臂手法後,曾無中生有地推想:隨著練功時間日長,「臂」應該越來越短,到了某地步,可能短至肩的位置。這推想亦非全無根據,因為常聽老師提醒我們「左肩合右胯」、「右肩合左胯」,而非「左臂合右胯」、「右臂合左胯」,所以,肩大概是下一個終點。我還在推想的階段,Ginko已採取行動。快呀。誰敢說太極是慢吞吞的運動。(暫時未敢跟老師討論這新的手法,待我實驗有成後再說。)
Post a Comment
2 comments:
真正打起上來的時候,那會管這一招跟著那一招的,你開始有"發揮"啦。
"短臂手法"
有同老師講你這練功心得嗎?
今天我試用你這個方法,打了一會之後,決定要做得更加極端一點…
完全無臂。把雙手都放在替身後面來打。
結果都很有趣:
1) 要非常集中注意力,在冇手的情況下,一不留神就會唔知道自己在打那一招。
2) 平衡,不能再靠手去平衡,唯有提醒自己要Raise the back and empty the chest...
唔,這是相當不錯的練習。
Thanks
從來都覺得 Ginko 比我「激進」。
竟創出了無臂法!
其實,發現短臂手法後,曾無中生有地推想:隨著練功時間日長,「臂」應該越來越短,到了某地步,可能短至肩的位置。
這推想亦非全無根據,因為常聽老師提醒我們「左肩合右胯」、「右肩合左胯」,而非「左臂合右胯」、「右臂合左胯」,所以,肩大概是下一個終點。
我還在推想的階段,Ginko已採取行動。快呀。
誰敢說太極是慢吞吞的運動。
(暫時未敢跟老師討論這新的手法,待我實驗有成後再說。)
Post a Comment